- 天官
- 《周礼》分天、 地、 春、 夏、 秋、 冬六官。 天官以冢宰为长官。 天官冢宰为百官之长, 总理政和。 冢宰又称太宰, 凡与其他五卿并列时, 称太宰, 所属各官如宫正、 宫伯、 膳夫、 庖人、 内宰、 寺人、 女史等, 多系内廷人员。 故称冢宰则如后世的宰相, 称太宰则如殿中监或内务府大臣。 春秋时则以冢宰为执政者的美称。 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六官, 设天官府, 以大冢宰卿为主官, 正七命, 不用太宰之中, 或总揽国政, 或仅存虚名。 所属有御正上大夫, 司会、 宗师、 左右宫伯、 纳言、 膳部、 太府、 计部八中大夫及太医下大夫、 司内上士以及各大夫的属官。 唐光宅元年(684), 曾改吏部为天官, 吏部尚书为天官尚书。 神龙元年(750), 复原名。 参见"冢宰"、 "天官尚书"。
* * *《周禮》分天、 地、 春、 夏、 秋、 冬六官。 天官以塚宰為長官。 天官塚宰為百官之長, 總理政和。 塚宰又稱太宰, 凡與其他五卿並列時, 稱太宰, 所屬各官如宮正、 宮伯、 膳夫、 庖人、 內宰、 寺人、 女史等, 多系內廷人員。 故稱塚宰則如後世的宰相, 稱太宰則如殿中監或內務府大臣。 春秋時則以塚宰為執政者的美稱。 北周依《周禮》置六官, 設天官府, 以大塚宰卿為主官, 正七命, 不用太宰之中, 或總攬國政, 或僅存虛名。 所屬有禦正上大夫, 司會、 宗師、 左右宮伯、 納言、 膳部、 太府、 計部八中大夫及太醫下大夫、 司內上士以及各大夫的屬官。 唐光宅元年(684), 曾改吏部為天官, 吏部尚書為天官尚書。 神龍元年(750), 復原名。 參見"塚宰"、 "天官尚書"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